第377章 玄镜寻踪,困境显露(1/2)
在玄镜台预设的安全屋里,我并未像其他队员那样进行彻底的休整。得知刘备集团惨败失散的消息后,我的心便如同被置于烈火之上,煎熬难耐。身体的疲惫可以忽略,精神的紧张却无法缓解。
我将核心团队安置妥当,并交代了老吴负责此处安全屋的日常事务。随后,我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刘备残部和曹军追击动向的监控之中。山洞虽然隐蔽,却是玄镜台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,信息在这里汇聚、分析,然后传递出去。
玄镜台的“寻踪”方案启动后,部署在徐州南部至荆州北部边界区域的玄镜台侦察、追踪小队,如同一张无形的网,迅速地铺展开来。这些队员,都是玄镜台中最顶尖的斥候和潜行专家,他们熟悉野外生存,精通追踪反追踪,更能够利用各种伪装融入当地环境。
燕青,他此刻正是我“寻踪”方案的总负责人。我知道,他正带领着一支精锐的玄镜台小队,在曹军主力追击范围的外围,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搜索。他们不会与曹军正面冲突,他们的任务是像幽灵一样穿梭,寻找刘备残部留下的痕迹,收集关于他们处境的一切信息。
“主上,这是刚刚传回的密报。”一名玄镜台信使轻声向我禀报,呈上一张新的绢帛。
我接过,展开。上面的信息,是将多个玄镜台侦察小队传回的零散情报,经过锦瑟(貂蝉)或其核心助手初步整合分析后得出的结论。
字迹依然精炼,但内容却令人触目惊心:
“发现刘公主力撤离轨迹:从徐州南某城门出,路径混乱,沿途遗弃辎重无数,血迹斑斑,尸体横陈。其行进路线,与此前规划之‘转进待援’方案有所偏离。似是遭遇突袭或阻击,被迫改变方向。”
看到此处,我握着绢帛的手不由得紧了紧。即使有我提前制定的方案,裹挟百姓的混乱和曹军的凶猛追击,依然让刘备的主力无法完全按照规划进行。他们被迫改变方向,意味着他们很可能迷失了预设的路线,脱离了我此前方案的控制范围。
“追击者:判定为曹军精锐骑兵,约万余人(并非主力全部),由某位曹营将领率领,追击坚决,穷追不舍。其搜寻范围广阔,不仅沿着大路,也向两侧区域进行渗透侦察。”
“发现部分百姓及少量溃兵。他们神情惊恐,衣衫褴褛,言语混乱,称大军已溃散,主公失散,将军(关张)失散。粮草断绝,伤病无数。”
“在某处林地边缘,发现似是关将军(或张将军)部曲留下的简陋防御工事痕迹,伴有激烈战斗迹象,但规模不大,应是遭受小股追兵突袭或断后时的抵抗。”
“未发现刘公明确踪迹。部分传言称,刘公在乱军中与二子失散,可能只带少数亲卫或百姓向偏僻方向逃亡。”
每一条信息,都像一把钝刀,缓慢而有力地切割着我的神经。刘备的惨败,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。他们不仅仅是“转进艰难”,而是被彻底打散了建制,化为了零星的溃兵和流民。
但我同时也看到了希望:曹军追击的虽然是精锐骑兵,但并非曹操的全部主力!而且,刘备可能只带少数亲卫逃亡,这意味着他目标小,更容易隐蔽,但也更脆弱。关张二将军可能也未阵亡,只是失散!
最重要的是,玄镜台已经确定了他们溃散的大致区域,并且正在缩小搜索范围。我的“寻踪”方案正在发挥作用!
我将所有情报在脑海中迅速整合,结合我对刘备性格的了解——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希望,即使只剩下寥寥数人,也会顽强地向着他认为可能找到生机的地方前进。荆州,依然是他最可能的目标方向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